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蓝疆情-空七军战友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8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向着新世纪飞行的“前沿司令” [复制链接]

管理员

fsdfsdfsd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0 08:40: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李锁林:向着新世纪飞行的"前沿司令"  


注:李锁林,男,1952年9月出生,汉族,1969年2月入伍,1970年9月在空军第三、第六航空学校做学员,1976年7月任空军航空兵第21师飞行员。1979年9月至2000年1月期间,历任空军第11航校、空军试验飞行训练基地飞行教员、飞行中队长、大队长、团长、司令员。2000年8月至2010年11月期间,历任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空七军副军长、成都军区空军副参谋长、北京军区空军副参谋长。总飞行时间:3200小时。

李锁林3.jpg


南国三月,阳光明媚。军用机场停机坪上,几十架新型苏-27战鹰在阳光下泛着耀眼的银光,这是我军目前装备最先进的战斗机。48岁的李锁林大步跨上新型战鹰,呼啸着直刺蓝天……


时任空军某飞行试验训练中心司令员的李锁林大校,有着骄人成绩:安全飞行26载;连续8年夺得全空军师长级飞行冠军;两次荣立二等功、6次荣立三等功……而今天这次飞行又向人们昭示着:能飞人民空军装备的所有歼击机、强击机机种。人民空军又一项新的纪录诞生了。


歼六飞机:顺毛驴,毛病多,调教起来挺费劲,一旦调教好了是把干活的好手……但它差点要了我家父子两代的命,它与我们有不解之缘。 --李锁林《飞行断想》


这段话,源于李锁林父子两代相似的惊心动魄的飞行经历。

李锁林父子.jpg

1977年11月23日,李锁林驾驶歼六飞机飞地靶射击课目。700公里的时速,450米的高度,飞机以25度的俯冲角向目标开炮。在攻击后拉杆退出时,飞机离地只有150米高度,突然驾驶杆怎么也拉不动了。眼见大地猛地向他扑来……


"给我拉起来,拉起来!"地面指挥员冲着话筒吼叫着。


面对生死关头,李锁林急中生智快速扳动应急电门改用电操纵。驾驶杆向后移动了,机头在接地前的刹那间抬了起来……如果再晚0.2秒,机毁人亡的事故将不可避免。他下意识的扳动应急电门动作得益于父亲的那封来信。


安全着陆后,不容李锁林说出一字,指挥员劈头盖脸地一顿训斥:"不要飞了,你给我回去。我要狠狠地处理你!"


两年前的一个夜晚,李锁林的父亲李兰茂驾驶歼六飞机进行夜航训练。战机起飞时,突然驾驶杆卡住不动,机头持续上仰。起飞时发生这种险情,处理不好就会失速坠地机毁人亡。经验丰富的李兰茂立即扳动电门开关,把液压操纵转换为电操纵才转危为安。事后他把歼六飞机从未有过的特情写信告诉了儿子。


李锁林经历的这起罕见的特情,逐级报到空军。三级工作组立即在全空军展开调查,发现全空军两年里发生的类似特情有4起,李家父子占了第一起和第四起,而属这两起最危险。第一起是因为歼六飞机首次发生卡杆事故,是在没有先例情况下,由经验丰富的老一辈飞行员排除了;第四起是飞机正处于对地射击的俯冲状态,速度大退不出来,这次特情是在老一辈的经验和新一代飞行员的沉着、机智下排除的。


谈起23年前那起与死神拥抱的飞行,李锁林依然刻骨铭心:"后来总算把问题搞清楚了。"为此,荣立了二等功的李锁林得到了一套马恩选集、一支钢笔和一个茶缸。


李锁林孩提时代心中的英雄就是父亲和他的战友们,为他们在朝鲜战场上空构筑的那道令侵略者望而生畏的"空中米格走廊"而骄傲。1969年,17岁的李锁林也成了空军部队一名战士。第二年,空军选拔飞行学员,各方面成绩优秀的李锁林被选中,进了航校。


父亲的言行影响着李锁林。作为我军第一代战斗机飞行员,抗美援朝中,他以击落敌机4架、击伤1架的战绩荣立了一等功,差半架没成为战斗英雄(当时规定击落5架敌机为战斗英雄);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父亲赴苏联留学4年,1959年回国担任了飞行团长,他带出了一支闻名空军的长空铁拳;接着当师长,一年带出两个甲类战斗团。他经常告诫儿子:必须靠过硬的飞行技术和丰厚的航理知识,保证飞行安全,提高战斗力。


李锁林毕业后来到东北航空兵某师。1979年,他作为飞行骨干调到飞行试训中心。此时,他更感到父亲话语的分量。


虽然,身为空军中将的父亲早已从福州军区空军副司令的岗位上退了下来,可他的空军情怀却深深打动着李锁林。他每次回家,总能看到父亲一个人默默擦拭银头盔的场景。在李锁林的抽屉里有两种普通的笔记本,被他视为"宝贝",伴随他转战南北多年。一种是蓝皮本子,上面工整记录着多年来父亲写给他的书信,现在已是第四本了;还有一种红皮本子,详细记载他当飞行员后,每次父亲同他的谈话要点,有厚厚的两大本。笔记本中凝聚着父亲与儿子的感情交流,寄托着老一辈飞行员的关爱、嘱托和厚望。


战术需要战场,战术需要敌人。未经真正的敌人与战场的战术,只能是纸上谈兵。 --李锁林《飞行断想》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海军航空兵率先成立以假想敌著称的"神炮手学校",在空战的针对性上收到了明显成效。1970年至1973年,美海军航空兵参战击毁比为13∶1,而缺乏假想敌训练的美国空军参战击毁比仅为2∶1。美空军决策者急了,不久就相继组建了几个"侵略者中队",一直以假想敌逼真的战术同空军各部队开展对抗训练,为提高美国空军整体战术水平立下了汗马功劳。美国空军参谋长认为:如果没有"侵略者中队",如果部队仅自己组织战术训练,很明显他们飞行很呆板,是毫无进取精神的。日本航空自卫队也有他们的"侵略者中队"--飞行教导队。

李锁林.jpg

1987年,已是团长的李锁林,挑选了9名飞行尖子组成"蓝军分队",这是人民空军第一支"蓝军分队",他成为第一位"蓝军司令"。他们担负起中国空军的"敌人"角色,成为中国领空的"入侵者"


为了更逼真地像"敌人",李锁林盯上了美国空军的"侵略者中队",于是"蓝军分队"有了"模式"。李锁林和战友们精心设计着它的蓝图。缺少资料,"蓝军司令"同队员们利用各种渠道搜集;缺少感性体验?请出国的同志介绍情况?或从书本中寻觅感觉。为此,他们建起专门的"蓝军"学习室,制作了"蓝军"徽章和假想敌国国旗和敌方作战飞机模型,绘制了敌方机场防御图,营造了逼真的"蓝军"训练环境。更为重要的是,李锁林和战友们抛弃自我,真正进入了"蓝军"境界,用敌人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去训练、去战斗。练战法练技术,"蓝军"的战术对抗训练有板有眼,用以对"被侵略"的目标实施多机、多路、多层次的攻击。不久,多机协同的战法应运而生。


华北某地上空,一次带有战术背景的实战演习拉开帷幕,旨在验证"蓝军分队"的实战能力。

李锁林1.jpg

凌晨5时整,李锁林和战友们驾驶4架歼七飞机组成"蓝军",无线电静默起飞。其中两架上升爬高,两架低空突袭。今天,他们的身份是"敌人""入侵者"


高度8000米,两架"敌机"用机载雷达编成密集队形,沿预定的民航航线高速飞行,"红军"的雷达荧光屏上只能看到高空两个亮点;另两架超低空目标时有时无。"红军"的作战参谋向首长报告:这是敌方常用的高低结合,主、佯攻击战术。



李锁林(左三)同他的“蓝军分队”进行战法研究


"蓝军"战机在机载干扰雷达作用下,沿着民航航路飞行并顺利通过"红军"第一战区防空网。随后,高空的两架突然转向90度脱离民航航线,向某地奔袭而去。此时"红军"第二战区才发现敌情,立即起飞4架歼八飞机拦截。空战从8000米高空一直打到1000米高度。当歼八尾追"敌机"到距离1500米时,"敌机"头一抬,小半径急转,瞬间与歼八形成了对头态势。歼八速度过大,与"敌机"对头冲了过去……在达到最佳距离时,"敌机"各发射一枚中程拦截导弹,将两架"红军"飞机击落。""长机被"红军"的两架歼八跟踪后,抓住急转弯双方对头的一瞬间,"敌机"发射出格斗式导弹击落了"红军"飞机。


此时,执行突击任务的低空""双机轰炸了"红军"的一个导弹阵地、一个指挥所、两个雷达站,击毁了停机坪上的飞机。


"蓝军"此次行动全程1600公里,空战结果是3∶0。首战告捷,李锁林和战友们尝到了甜头。1996年,"蓝军分队"调整为清一色的校官分队,所飞机型也有改进,历经十年磨砺的"蓝军"分队,参加空军首次组织的多机(兵)种演习,取得了三胜一平的战绩。


然而,打了胜仗的"蓝军"并没有露出多少得意之色,这不过是现代化空战的一个初步演示,他们盼望着能有更多的机会去攻击、去对抗,在未知条件下真正提高自己,磨练对手,共同筑起捍卫祖国领空的蓝天长城。


明天的战争已从今日开始。今天不努力提高自己,明天空战时就会成为敌人的靶机。                  --李锁林《飞行断想》


李锁林的这段深思是在海湾战争爆发后产生的。


在38个日夜里,多国部队的F-15、F-16、幻影-2000等第三代战机在伊拉克上空抖尽了威风。F-117出动架次仅占全部飞机出动架次的2%,却攻击了目标总数的40%,而自己无一损失,整个海湾战争空战结果42∶0。


李锁林和战友们关注战局的进展,了解了高技术战争的深刻内涵,研究高技术战争的规律。他不断提醒自己和部属:今天不努力提高自己?明天在空战时就会成为敌人的靶机。此时的李锁林经常处于"加力"状态,沿着高技术战争的模式去追求和探索。


1994年9月,李锁林走上飞行试训中心司令员岗位。


试训中心作为空军新机型、新武器的试验、试飞的重要场所,对空军装备形成战斗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飞机从工厂到部队,新战术、技术的诞生到在作战部队的推广使用,该中心是"倍增器"


李锁林带领部队迈出关键的第一步--练胆练艺、多飞勤学。

发动机故障后空中停车,飞行员利用飞机自身的滑翔特性空滑迫降,这是被称为"生死边缘"的试飞任务。老规矩,指挥员先上。李锁林和赵荣献驾机升至万米高空,关闭了发动机,巨大的轰鸣声戛然而止,飞机如断线的风筝,8000米、4000米……"在3000米左右的高度?我拿到了最真实的停车空滑数据。"


李锁林渴望征服的当然不止这些,要向实战的最前沿技术进发,他飞的被称为"猛虎下山"的小航线着陆动作即是如此。


战斗机降落通常需要4分钟的时间,但在战时或紧急情况需要尽快降落时就显得时间太长了。小航线着陆,又称极限小航线快速着陆,战术意义和作战实用价值较高,惊险刺激但把握难度很大。


他驾机飞上去了,进入三转弯时,便转向跑道。座舱里的他,每根神经都绷得紧紧的,蹬舵、压杆、放起落架、放襟翼、体会飞机姿态、对正跑道……上百个动作一气呵成,落地干净利索。4分钟的着陆操纵动作在1分半钟内完成,这对于作战时间以分秒来计算的航空兵来说,节省两分多钟是多么宝贵啊!下了飞机他对小航线着陆的评语是:最精彩的猛虎下山动作!接着,李锁林把"猛虎下山"的技术动作传授给他的飞行员们。


1996年,空军新一代《军事训练大纲》实施,飞行课目难度增大,部队落实难度相应增大。空军领导找到李锁林,问他能不能在试训中心举办一个高难课目培训班。他十分清楚空军领导的用意,但他也深知这些对他们来说同样是高难课目,同样要承担一定风险。然而,他还是坚定地把任务接下来。随后这个中心的机场便成为新大纲高难课目的试验场。双机密集队形穿云、夜间云中截击、特技地靶……课目一个比一个难,一个比一个险。

李锁林(左三)与战友们研究战术


"特技地靶"被观摩者说成是一项绝顶好看的精彩课目,可它对飞行员的技术和胆略都是个考验,飞行员要在高度紧张状态下操纵飞机做出一连串特技动作。飞机在做特技动作时,载荷拉到六七个,飞行员全身的血液都往下泻,造成大脑缺血。在这种情况下,飞行员们还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能有丝毫差错地做出一连串动作。


又是李锁林和副司令许志良先上。歼击机风驰电掣,低空100米飞临靶场,白色的三环靶在疾速运动中的飞行员眼里,晃晃悠悠地产生了绳套般的飘忽感。加油门、增速、拉起……歼击机仰首射去,斤斗加翻滚,俯冲射击,炮弹射出一溜火光直奔三环靶而去。尘烟刚起,歼击机已从三环靶上空掠过,拉起、翻滚、再俯冲下来,从另一个角度再向靶心射击。短短的一分多钟时间,歼击机在空中画出个横8字,进行了两次射击。他们自己过关了,再去带飞团长、大队长们,直到一个个都过关。如今,飞行员们每当谈起飞这个课目中备感刺激的感受时?都流露出一种极度的兴奋。


一个个高难课目相继被攻克,试训中心的飞行员们具备了担当教员的能力。1997年4月15日,首期培训班正式开课。


没有不行的飞机,只有不行的人。面对所飞机型,要充满这种自信。          --李锁林《飞行断想》


从一名普通飞行员成长为试训中心司令员,李锁林从未放松对知识的追求。随团出访欧洲归来后,《感觉法兰西》、《旅英随笔》等散记洋洋洒洒两万字,对世界飞行史和我国航空发展做了深刻思考。他曾撰写了一百多篇文章发表在《航空杂志》等刊物上,被北京航空学会聘为飞行技术专业委员。他参与编写的《歼×飞机飞行安全教育材料》印发航空兵部队。近10万字的《飞行断想》,对空军技战术水平、组训方法、战斗成长等进行了深层次思考,得到了空军首长的肯定,并在《解放军报》、《空军报》上刊登。他因此被誉为一手握驾驶杆、一手拿笔的"学者型"司令员。


李锁林深感这些已成为过去了的历史,面对新世纪知识爆炸的挑战,这一切还远远不够,过去先辈们那种"飞机 +火炮 +勇敢"的空中格斗方式,已被"战术 +计算机 +外语"模式所取代,飞行员如果还滞留在"一(驾驶)杆两(方向)舵"的水准上,很难在未来空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高科技才能为战鹰插上飞向新世纪的翅膀。


前几年,他给试验试飞团配上了"奔腾Ⅱ"计算机,每两人一台装在空勤楼中。另两个团的飞行员知道后有意见了。"等你们的外语也达到《许国璋英语》第四册的水平,也给你们装备最先进的计算机。"李锁林说得大家心悦诚服。

有了计算机和外语这个工具,他又组织大家学习掌握GPS(卫星地面导航系统)和"飞参"(黑匣子)等高新技术。"黑匣子"多用在飞行事故的定性上,现在部队飞行训练时,只要把"飞参"数据输入计算机,就可评估飞行员的技术水平。每个飞行日一综合,每月一次大的评估,大大提高了训练水准。


贝卡谷地大空战、海湾战争和北约轰炸南联盟,昭示出超视距空战已成为未来空中战斗的必然趋势。有了知识的积累和过硬的技术,李锁林决定进行新的尝试。以某国第三代战机为假想敌,以我国某型歼击机部队为"红军",随着一场场模拟对抗演练的开始,以劣胜优的超视距空战的探索也开始了。


从纯技术角度讲,某国的第三代战机优势十分明显,但处于劣势的飞机只要找准对方的弱点和盲区,战法运用得当,干掉对方的机会还是有的。对空战理论的深刻认识,增强了飞行员的自信心。"红军"分队的飞行员们,从对抗双方战机性能优劣和攻击态势入手,进行战法研练试飞论证,决定从迎头、尾后、侧方等不同方位,向性能先进的对手发起攻击。演练中,这批优秀的飞行员曾被对手截击、击落过,然而,他们终于把握住了超视距空战的战术要领,在失利和威胁中使自己的战法得到了验证。去年底,空军考核组来试训中心检查考核那天,老天好像也有意考验他们,能见度到了最低气象标准。考核组问李锁林能不能飞?他的回答干脆利落:飞!考核结果平均成绩4.7分?居全空军第一。


"学者型"司令员带出了大批"学者型"飞行员。近年来,试训中心为部队解决飞行训练中的各类课题70多项,完成超视距空战试飞等课目50余项,其中十多项获军队科技进步奖。 试训中心先后有十余人次出国交流,3人到国外留学,《解放军报》曾在头版头条以《我军新一代学者型飞行员崛起》为题?报道了试训中心的事迹。

      

适者生存的搏斗在下个世纪将愈演愈烈,弱者必将被淘汰。

--李锁林《飞行断想》


几年来,李锁林有过多次出国交流的机会。


在访问参加过多次战争,危机感十分强烈的巴基斯坦空军时,一名驾驶F-16战斗机的中队长告诉李锁林,他们每年有1/3的时间在搞战术训练,实打实地对抗。参观那天,恰是12月31日,可机场上一架架飞机在飞起降训练。李锁林问指挥官:新年你们也不休息吗?明天可就是新年了!指挥官回答得很干脆:你说得对,明天是1月1日,可今天是12月31日!


在俄罗斯,站在新型战机面前?他领略了俄军飞行员飞高难课目时?将战斗机性能发挥到极至的技术和勇气。


英国皇家空军"红箭"飞行表演队的飞行员曾告诉李锁林,他们每年的飞行时间有400小时,一个星期要飞满5天。美国空军"雷鸟"飞行表演队的飞行员为李锁林提供的飞行时间数据也是每人每年要飞400小时。


就是在与国外空军的对比中,这位司令飞行员比出了自己的不足。"有人对我说,不要动不动就和国外比。可是,不比行吗?战争就是和对手比:比技术,比战术,比武力,比经济,比人心,比战斗力。"李锁林深有感触地说。


空军首期高难课目培训班上,歼六、歼七、歼八和强五等几种机型,在李锁林手中连轴地飞个不停。"如果不能或是没飞过这些机型,训练场上你就没有发言权。不飞苏-27你就称不上为名副其实的现代飞行员和指挥员。""隐身、飞控、制导、预警、电子、推力矢量、空中加油、新材料……适者生存的搏斗在下个世纪将愈演愈烈,弱者必将被淘汰。"李锁林把这种思考写进了他的《飞行断想》,还把出国的学习体会和收获,连同《现代飞机九大技术在航空武器中的应用》等高新技术知识讲授给飞行员们,激发大家的危机感和使命感。


李锁林在对比着:

F-16,最有进取心的轻型战斗机,哪里有战争擂台,哪里就有它的身影,必须要研究它;

B-2,隐身远程轰炸性能也许要改写现代战争的一切模式;

F-117,从中可悟出战术的生命在于奇,战法的艺术在于变;

EF-2000,欧洲四国联合研制,大协作的产物;

苏-37,它的一系列超机动动作,足以证明它的空战能力;

……


在人们面前,李锁林展示了一个军事指挥员全新的形象。现在,他又被选送到国防大学深造。带着怎样保卫21世纪的中国这一沉重的课题,在这将军的摇篮里,相信他会加倍汲取知识,满怀信心迎接未来高技术战争的考验。201002月2日 来源:千千网)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蓝疆情空七军战友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蓝疆情-空七军战友网   

GMT+8, 2024-9-20 19:56 , Processed in 0.07298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