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疆情-空七军战友网

标题: 我的航拍故事ー任明福 [打印本页]

作者: 叶友良    时间: 2015-1-4 08:59:54     标题: 我的航拍故事ー任明福

摄影老兵——任明福


   原空七军宣传处摄影老兵任明福,山西平遥县人,生于1931年10月。建国前入伍,在陆军第二十兵团政治部任文书工作。中共党员。195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一航空学校。先后在航空兵十八师,中南军区空政,广州军区空军政治部,空七军宣传处任摄影干部。作为摄影战线上的一名老兵,三十年如一日坚守自己的阵地,积极完成摄影各项工作任务,多次乘战斗机进行航空拍摄,为部队建设和新中国摄影事业的繁荣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难忘的军旅岁月里,他参加过抗美援朝、入闽作战、援越抗美、保卫西沙、边境自卫还击等大小战斗。用手中的摄影武器,拍摄报道过部队各条战线上涌现出来的英模人物,记录和颂扬过大量好人好事。围绕提高部队战斗力这一主旋律,竭尽所能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


    多年来所摄作品,一部分在《人民日报》、《人民画报》、《解放军报》、《解放军画报》等中央级报刊上发表;一部分在《空军报》、《战士报》、《航空杂志》、《航空知识》、《后勤杂志》、《空军生活》、《战士生活》等军兵种报刊及《中国摄影》、《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湖南日报》、《江西日报》等地方省市级的报刊杂志上发表。


    部分作品参加过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全军影展,“周恩来同志为共产主义事业光辉战斗的一生”影展,南海诸岛之一——西沙影展,空军影展,广州部队影展,新疆、西藏、内蒙、宁夏、广西五个自治区影展,广东省影展、广西壮族自治区影展,广州市工农兵影展,边境自卫还击影展等。


    几本画册,如《江山如此多娇》、《周恩来同志为共产主义事业光辉战斗的一生》、《空军摄影作品选》、《人民空军》《南海诸岛之一——西沙摄影艺术作品选》、《广西画册》等,都有他的作品。有的作品还被印刷成年历、挂历、年画、明信片、宣传画等发行全国。


    任明福系中国摄影家协会成员,广西老摄影家协会理事。半生的戎马生涯,在摄影人圈里口碑较好,声望颇高,是部队上的摄影尖子,先进工作者和有功人员。总政治部军事博物馆,空军宣传部,军区空军宣传部多次借调去帮助工作,均因成绩显著受到表扬。中国摄影家协会曾颁发给他“从事摄影各项工作三十年”荣誉证书和证章。转业广西后,在《影剧艺术》杂志社任总编助理,党支部书记,编委,获副编审高级职称。继续为文艺事业做贡献。离休后住广西南宁市文化大院。


    较有影响力的摄影作品如:

   《亲切的关怀》、《西沙雄鹰》、《航空兵英雄中队》、《英雄育幼苗》、《英雄传帮带》、《一声令下》、《欢迎凯旋者》、《彩练当空》、《胜利的保证在地面》、《能藏能打》、《立体长城》、《利箭在弦》、《严阵以待》、《南疆卫士》、《一丝不苟》、《威震长空》、《巡天遥望锦绣河》、《培训赤脚医生》、《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夜空的保卫者》、《摧不垮的钢铁雷达连》、《军民联防》、《攀崖训练》、《我爱老伙伴》、《火网》……


    (注:照片作品见本网站http://www.kqjzyw.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9&extra=page%3D1


    他本人除对地面摄影有所建树外,特别钟爱空中摄影这一冷门。在被批准升空摄影的寥寥几人中,他多次执行空拍任务,并通过大胆实践,先后创造下“三个第一“。


    五十年代向建国十周年献礼,首次获准乘座歼教机升空摄影,执行这样的任务对他来说真好比“新娘子坐花轿——头一回“哩!兴奋之余,顿感另有一股无形的压力也悄然袭来。他自忖:“这回算是啃上硬骨头了,搞不好恐怕是上去容易下来难(交待)啊!必须用上十二分的努力才能从陌生的条件下拿回比较像样的作品来,否则将会辜负领导和同志们对自己的殷切期望。”好在创作思路事先已有比较明确的酝酿,只要抓住”威武”“震撼”为核心主题。通过艺术表现手法,形象地把人民空军保卫祖国领空的英雄气概刻画完美,给人民以鼓舞,给敌人以震慑。创作任务和献礼目的定会如愿以偿。


    实施的当天并不顺利,时任团长沈科带他升空不久,首先就遇到座舱玻璃反光跳出来向他发难,从相机取景器里看,空中机群几乎被大小光斑包裹。横七竖八刺眼不说,还严重扭曲了飞机的美丽形象:四架战机简直像装在网兜里的几条小鱼儿,显得特别无精打采,哪有什么“威武,震撼”的气质可言?鉴于空中的时间宝贵,必须立即采取措施,才有继续下去的可能。好在他和沈团长预有准备,使出了“兵来将挡”的绝招:在调整航向的同时,把镜头直接抵住座舱的玻璃,让它代替UV镜消除了光斑反射。经过处置后的取景构图,看到的已经是清爽的画面,理想的鹰(英)姿。找到了预先想要看到的效果,激动之下迅速按下快门……


    回到地面之后,经过冲洗制作,一幅栩栩如生的《威震长空》摄影作品很快便和大家见面。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赞扬。他本人亦被誉为“乘坐喷气歼教机空中拍摄超音战机第一人”!


    七十年代飞赴西沙执行空拍任务。在浩瀚的南海上空,精心策划,巧妙构思,把高速运动着的空中机群和海面上静止不动的岛屿,通过完美构图拍摄到一张图片上,突显我人民空军保卫西沙这一主题。终于在临空刹那,抓住转瞬即逝的战机按下快门,拍到了既有西沙群岛又有空中雄鹰,有上有下,有动有静两对矛盾统一的好照片。这幅主题和特色十分鲜明的作品面世之后,宣传力度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风靡中外,妇孺皆知,全国大小报刊纷纷登载。就连机关,部队,团体,学校,工商企业,乡镇街道,居委会和基层文娱场所,都在宣传栏内火热张贴。乔冠华外长还把它和西沙其它摄影作品带去联合国展览,起到了宣示主权、壮我军威、为国争光的作用。被国家载入军史史册。执行西沙拍摄任务回来后,很多同事、战友和他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祝贺老朋友的成功啊!你的《西沙雄鹰》简直是“满天飞”啦!“几句逗笑的话传开后,大家便把“满天飞”这顶帽子很快戴到他头上,他再被誉为“空中拍摄《西沙雄鹰》第一人”!


    最后一个第一是,所乘歼教机做着某些特技飞行动作,他自己则坐在激烈运动的飞机上,利用飞机变化的态势,把座舱里视野扩大,把摄影死角变活,打破以往空中摄影表现形式“千篇一律,千佛一面”的死板呆滞格局。为空中摄影辟出一条新途径,无意中还填补了动体摄影里的一项空白(即不同方向高速运动物的瞬间摄影空白)。《巡天遥望锦绣河》就是在利用特技飞行中,抓住飞机在不同方向运动的刹那拍成的,从画面上看显然有了一定的新意。关键是要抓住瞬间,否则不会有第二次机会!专题论著发表在《解放军画报通讯》上,深受同行和权威专家们的关注和好评。他从而又被冠以“利用特技飞行进行空中拍摄第一人“!


    “三个第一“的内涵不同,但都说明一个问题:世界上任何成功之路都是闯出来的!老兵对此感受很深。





作者: 张卫东1    时间: 2015-1-4 15:01:19

祝任老身体健康
作者: 叶友良    时间: 2017-10-16 09:22:26

父亲刘亚楼与新疆航空队


    1949年5月中旬的一天,毛泽东主席突然召见正准备南下的父亲,据父亲后来回忆,这是中央军委第一次正式决定,由父亲出任拟将组建的人民空军的司令员一职,当时父亲思想上一点准备都没有,毛主席开门见山,一见面就说:“亚楼啊!你仗打的不错,可是现在前方已无大仗可打。……”到现在也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毛主席是真的认为“前方已无大仗可打”呢?还是为了说服父亲,故意这么说的,总之毛主席的一句话,堵住了我父亲南下前方准备打仗的路,从此父亲由陆军转为空军,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人民空军的建设和发展上。

    在毛主席召见父亲,交办由他负责组建空军的谈话中,尽管父亲再三向毛主席表示:“主席:我在苏联学的是陆军,我对空军可是一窍不通啊!”主席似乎听不进去,坚持说了一句:“我就是要你这个自认为干不了的人,当这个空军司令。”父亲清楚,毛主席决定了的事情,谁也改变不了。

    后来,毛主席在另外的场合还说了一句十分耐人寻味的话:“海军司令晕船,空军司令晕飞机,这就是本人的干部政策!”毛主席在这里说的海军司令,是指四野十二兵团司令、海军首任司令员萧劲光大将,我父亲时任四野十四兵团司令,后来才知道,四野十二兵团改海军,十四兵团改空军,是毛泽东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从毛主席选配海、空军领导干部的做法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毛主席并没有把技术军种的业务水平,作为挑选干部的重要标准,而是凭借长期武装斗争的考验和毛泽东主席对他们的信任。后来的历史证明,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做是正确的,证明了毛主席的英明伟大。

    蓝天梦是中国共产党人多年的梦想。从建党初期开始,党就不断地派出自己的优秀人才,到苏联、到国民党敌伪阵营、到一切可以团结利用的力量中,学习航空,掌握飞行技能,为将来建立自己的空军,培养技术干部。在一批批前仆后继,为了新中国的航空事业,为人民空军的建立而不懈奋斗的队伍中,有一支借助军阀盛世才与我党合作的机会,在新疆为我党培养航空人才的队伍,这支队伍俗称新疆航空队。

    这在当时是唯一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建制的,全部由红军干部组成的航空队,在我党派出的众多学习航空的各路精英中,这是唯一一支经历过爬雪山过草地,经历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经历过苏区革命根据地残酷斗争,经历了历史考验过的队伍。这支队伍来自红一、二、四三个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他们在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从各个革命根据地出发,经过长征到达陕北,又从陕北碾转到新疆,学习航空,在新疆被反动军阀盛世才非法关押达四年之久,抗战结束后,在我党营救下又返回延安,后又来到东北组建航校。这支经历了千辛万苦,由红军干部组成的航空队伍,来到东北后,立即受到了时任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的父亲的关注。

    东北老航校是人民空军的摇篮。我党当时在东北集一切可以团结、利用的力量组建航校,为将来建立空军做准备。在我军的历史上,可能从来没有哪一支部队,像东北老航校这样成分复杂,人员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有从苏联学习归来的,也有来自美国,法国的……,有日本战俘,也有从国民党、汪伪起义投诚过来的同志……,大家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但是由于各自不同的经历,大家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也出现了分歧,特别是在依靠谁办航校,和培养什么人的根本建校原则问题上,出现了不同意见。

    1947年春夏,在东北“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结束后,父亲趁着指挥作战的间隙,先后两次奉命来到东安,对四野后方机关和东北老航校的工作进行整顿和检查。当父亲了解到,从国民党和汪伪驾机起义的同志,都担任了老航校的领导职务,而从新疆来的这批红军飞行员,却没有被作为骨干来使用,甚至有人错误的认为他们“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飞不出来”时,父亲一针见血地指出:“航校应以新疆来的同志为领导骨干,在主要领导岗位上,应当是党员干部掌权。”并指出:“当前,飞机器材和油料都很缺乏,应十分珍惜。要用它们来培养过去经过考验的,今后在创业中能当骨干的干部。每一滴汽油都要用在这样的同志身上,这是不能含糊的建军原则问题。”父亲在这里说的“过去经过考验的,今后在创业中能当骨干的干部”,正是这些来自新疆航空队的红军飞行员。很快,老航校成立了临时党委,这样,来自新疆航空队的同志,被吸收为党委委员,进入了老航校的领导岗位。

    1949年11月11日,我们党和人民军队期盼多年的人民空军终于诞生了!1950年6月,爆发了朝鲜战争,刚刚组建不到一年的年轻的人民空军,又投入到了抗美援朝战斗中。当年参加东北老航校建设的一些同志,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工作的需要,有些人离开了空军,但是,从新疆归来的这批红军飞行员,却毫无悬念无一例外地受到了以父亲为首的空军党委的充分信任,在各个重要的关键岗位上被委以重用,担负起了人民空军各个部门的领导职务,成为空军建设飞行和机务领导干部的中流砥柱,共同创造了人民空军早期的辉煌!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和东北老航校成立70周年纪念,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为了新中国的解放和人民空军的建设而奋斗终生的新疆航空队的前辈们,他们的丰功伟绩将与日月同辉,永世长存!
(2016年9月)刘煜滨







欢迎光临 蓝疆情-空七军战友网 (http://bbs.kqjzy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